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球兰设施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要求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球兰的设施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all蘭 Facility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296-2022球兰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南省针对球兰设施栽培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种苗选择、栽培环境控制到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球兰的种植质量和产量。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苗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规定,种苗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或两年生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长度应在8-12厘米之间,并保留顶部2-3片叶子。插穗下端需剪成斜面以增加吸水面积,同时去除基部多余的叶片以防腐烂。此外,在扦插前可使用生根粉浸泡处理,促进生根。
二、栽培环境要求
设施内温度应保持在15℃至30℃范围内,相对湿度维持在60%-80%之间。光照强度建议控制在20000-30000勒克斯,夏季高温时可通过遮阳网降低直射光强度。土壤pH值宜为5.5-6.5,有机质含量不低于3%。设施内应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病害发生。
三、肥水管理
生长期每月施用一次平衡型复合肥(N:P:K=20:20:20),开花期则改用磷钾肥比例较高的肥料。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即表土干燥后再充分浇透,切忌积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干旱季节适当增加喷雾频率保持空气湿润。
四、整形修剪
幼苗期及时摘除侧芽促进主茎粗壮生长,成株每年春季进行一次重剪,将过密枝条和老化枝条剪除,留取健康强壮的主枝。修剪后涂抹伤口愈合剂防止感染病菌。
五、病虫害综合防控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定期检查植株状况,发现病斑立即隔离处理。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防治夜蛾类害虫。化学药剂仅限于必要时使用,且要轮换用药避免抗药性产生。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增强植株自身抵抗力。
六、采收与贮藏
当花朵完全开放时即可采收,采收后迅速放入冷凉通风处预冷,然后装入透气性好的包装箱内。短期贮藏温度控制在4℃-6℃,长期贮藏可降至0℃-2℃,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之间。注意定期检查果实状态,剔除受损或腐烂个体,防止交叉污染。
以上内容基于DB41/T 2296-2022标准提炼而成,希望能为从事球兰设施栽培的专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