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村庄绿化的基本原则、规划与设计、植物选择与配置、施工与养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村庄绿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Village Gree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842-2022《村庄绿化技术规程》是浙江省地方标准,于2022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规定了村庄绿化的术语和定义、规划布局、树种选择、种植设计、养护管理等内容,旨在改善村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重点条文解读如下:
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村庄绿化”的概念,是指在村庄范围内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手段,构建生态网络,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人居环境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村庄绿化不仅是简单的种树,而是综合考虑生态、景观和社会效益的系统工程。
规划布局
标准要求村庄绿化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特别指出要保护原有自然植被和水体,避免大规模改变原有生态系统。例如,对于坡度较大的区域不宜强行平整土地,而应保留原生植被以防止水土流失。
树种选择
在树种选择上,标准提倡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因为这些树种适应当地环境,抗病虫害能力强,且易于维护。同时鼓励种植具有经济价值的果树或观赏性较强的乔灌木,如桃树、李树、桂花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产生经济效益。此外还提到要合理搭配常绿与落叶树种,确保四季都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种植设计
关于种植密度,标准建议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和空间需求来确定合理的间距。比如行道树一般株距为4至6米,而庭院绿化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另外还特别强调了林缘线的设计,要求做到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形成自然流畅的空间过渡。
养护管理
最后关于养护管理部分,标准提出了定期修剪整形、防治病虫害以及适时施肥浇水等具体措施。还特别提醒要注意防火安全,在易发生火灾的季节要加强巡查力度,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同时也要关注野生动物保护,尽量减少对鸟类栖息地的人为干扰。
以上就是DB33/T 842-2022《村庄绿化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