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坛紫菜生产的环境条件、苗种培育、养殖管理、病害防治、收获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坛紫菜的生产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of Porphyra haitan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709-2022《坛紫菜生产技术规范》是浙江省地方标准,为坛紫菜的生产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坛紫菜的品种选择上,标准明确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这意味着在种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生长特性和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其次,关于养殖环境的要求,标准指出坛紫菜的养殖场所应位于无污染的海域内,并且海水盐度需保持在25‰至35‰之间。这不仅保证了坛紫菜的正常生长,也保护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再者,标准对坛紫菜的养殖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要求定期监测水质状况,包括温度、溶解氧等参数,以及时调整养殖策略。此外,还强调了病害防治的重要性,提倡采用生物方法控制病害,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
最后,标准对坛紫菜的采收也有明确规定。建议在坛紫菜达到最佳成熟期时进行采收,通常是在秋季,此时坛紫菜的营养价值和口感都处于最佳状态。采收后应立即进行加工处理,以保持产品的鲜度和质量。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3/T 709-2022《坛紫菜生产技术规范》从品种选择到最终产品加工,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旨在提高坛紫菜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