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的选址、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Cen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518-2022《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建设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畜禽粪便的科学收集和高效处理。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选址要求
- 标准规定收集处理中心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且远离居民区的地方。这一要求是为了防止因地形低洼导致的积水问题,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特别是饮用水源的影响。此外,远离居民区可以有效降低异味和潜在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干扰。
2. 设施布局
- 要求将办公生活区、生产区以及废弃物堆放区合理分区,并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交叉污染。例如,办公生活区应当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侧,而生产区则需靠近主要交通线路以便于运输。这样的布局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环境卫生安全。
3. 设备配置
- 对于处理设备的选择提出了明确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固液分离机、发酵罐等。这些设备不仅需要满足处理能力的要求,还需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渗漏措施,确保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4. 环境保护措施
- 强调了废水废气废渣的有效管理。比如,所有产生的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出;对于产生的气体,则要安装相应的净化装置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至于固体废弃物,则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置或资源化利用。
5. 安全管理
- 在安全管理方面,标准特别指出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求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一部分精华所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全面考虑。通过严格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不仅可以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