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周豆25号大豆生产的产地环境、选种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周豆25号大豆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Zhou Dou No. 25 Soybea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6T 034-2022周豆25号大豆生产技术规程》是由河南省地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实施的一项关于大豆种植的技术规范。该标准旨在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地开展周豆25号大豆的种植工作,提高产量和质量。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对标准进行解读。
一、品种特性与适生区域
标准中明确指出,周豆25号大豆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其生育期约为110天左右。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4℃以上,无霜期190天以上的地区种植。同时要求土壤pH值应在6.5-7.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些条件为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提供了依据。
二、播种技术要点
在播种方面,标准建议采用机械精量播种的方式,每亩播种量控制在5公斤左右。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行距保持在40-50厘米。为了保证苗全苗壮,播种时应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此外,还强调了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精选,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等不良种子,并进行包衣处理以增强抗病能力。
三、田间管理措施
田间管理是确保大豆生长发育良好的重要环节。首先,在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查苗补种,确保全苗。其次,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通常情况下基肥以农家肥为主,追肥则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再次,要加强水分管理,特别是在开花结荚期,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影响产量。另外,还要注意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争夺养分。
四、病虫害防治策略
针对周豆25号大豆可能遭遇的主要病虫害,如大豆食心虫、蚜虫以及根腐病等,标准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提倡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鼓励采用灯光诱杀、色板诱集等物理方法减少虫害发生几率。对于病害,则主要依靠农业措施如轮作倒茬来减轻发病程度。
五、收获与贮藏
当大豆植株叶片大部分脱落,豆荚颜色变黄且容易折断时即可开始收获。收获后需尽快脱粒,并将籽粒晾晒至安全水分(一般不超过13%)后再入库保存。贮藏环境要求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10℃以下,相对湿度低于70%,以防霉变或虫害侵袭。
综上所述,《DB4116T 034-2022周豆25号大豆生产技术规程》从品种特性到具体栽培技术再到后期管理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方案,有助于农民朋友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种植方法,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