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从事猪养殖、疫病防控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9/T 035-2022《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技术规程》是河南省濮阳市发布的关于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控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条文1】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消毒、人员进出管理、车辆清洗等措施。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养殖场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通过定期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严格的人员和车辆进出管理能够减少外部污染源进入场区的机会;而车辆清洗则能防止运输过程中病原体的传播。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化的防护体系,为预防疾病的发生提供了保障。
【条文2】仔猪出生后应立即进行初乳喂养,并确保每头仔猪都能吃到足够的初乳。
解读: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对于增强新生仔猪免疫力至关重要。及时且充分地让仔猪摄入初乳,有助于提高其抵抗外界病原侵袭的能力,降低患病风险。
【条文3】母猪产前4周和产后2周内应分别接种一次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
解读:母猪免疫是保护后代免受疾病侵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母猪怀孕后期及哺乳期给予疫苗接种,可以使母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并通过乳汁传递给仔猪,从而间接保护仔猪健康。
【条文4】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患病动物,并对全场进行全面排查。
解读:快速反应机制对于控制疫情扩散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迅速采取行动将可疑病例与健康群体分开,同时开展全面检查以确定感染范围,这不仅有利于阻止疾病的进一步蔓延,也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条文5】病死猪尸体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出售。
解读:妥善处置病死猪不仅是公共卫生的要求,也是防止二次污染的关键环节。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引发新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无害化处理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从日常管理到应急响应等多个层面,体现了全方位、多层次防控策略的特点。遵循这些规范操作,可以有效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生几率,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