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幼龄柑橘果园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幼龄柑橘果园套种马铃薯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rcropping Potato in Young Citrus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547-2022《幼龄柑橘果园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广西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幼龄柑橘果园内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标准中提到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且产量高的柑橘品种和马铃薯品种。例如,对于柑橘可以选择耐寒性好的品种,而马铃薯则需选择适应性强、早熟的品种以减少与柑橘树竞争养分的时间。
2. 土壤准备:要求在套种前对果园进行深耕翻土,并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复合肥料,确保土壤肥力充足。此外,还应做好排水设施,防止积水导致马铃薯烂根。
3. 种植密度:规定了合理的种植间距,既要保证马铃薯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要避免过于稀疏造成资源浪费。通常情况下,每亩地可种植约3000-4000株马铃薯苗。
4. 田间管理:包括适时浇水、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浇水时要注意控制水量,避免过多水分影响柑橘根系发育;施肥要根据马铃薯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合理安排;病虫害防治则需采用综合措施,优先考虑生物防治方法。
5. 收获时间:建议在马铃薯块茎充分膨大但尚未老化时及时采收,这样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在收获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柑橘树根部不受损伤。
6. 后续处理:收获后的马铃薯需要妥善储存,防止腐烂变质;同时也要清理果园内的残留物,为下一季作物创造良好环境。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部分关键条款的具体说明,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