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酸笋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质量控制及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鲜笋为原料,经清洗、切片、发酵、调味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酸笋制品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cid Bamboo Shoot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酸笋加工技术规程》(DB45/T 2548-2022)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酸笋的加工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用于制作酸笋的竹笋原料应新鲜、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并且符合GB/T 11767的规定。这意味着所选用的竹笋必须是健康且品质优良的,避免使用已经变质或受到污染的竹笋作为原材料,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与口感。
加工环境
在加工过程中,生产车间需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污染。同时,工作人员需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并经过必要的培训,了解食品安全知识。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有效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
发酵工艺
关于发酵环节,该标准特别强调了控制发酵温度的重要性。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至3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酵效果及成品风味。此外,还应注意监控pH值的变化情况,一般情况下,当pH降至4.0左右时即可停止发酵,此时酸笋具备最佳的酸度与风味平衡。
检验方法
为了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达到预期的标准,规定了详细的检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感官检查(如颜色、气味)、物理化学指标测定以及微生物限量检测等步骤。通过这些科学严谨的方法来评估酸笋是否合格,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包装储存
最后,在包装方面,要求采用密封性良好的材料,并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储存条件则建议存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高温潮湿环境,这样可以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
综上所述,《酸笋加工技术规程》(DB45/T 2548-2022)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出厂都设定了严格的标准,涵盖了整个生产链上的各个环节。它不仅促进了当地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