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富硒农产品产地环境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评价报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富硒农产品产地环境的质量评价。
Title:Evaluation of Production Environment for Selenium-enrich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543-2022富硒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富硒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富硒农产品生产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富硒农产品产地的土壤、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为富硒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标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土壤硒含量的测定。根据标准要求,富硒土壤的硒含量应在0.4mg/kg以上且不超过4mg/kg。这一范围既保证了土壤具有足够的硒元素供给作物生长,又避免了因硒含量过高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应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或分光光度法等精确的方法来测定土壤中的硒含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另一个关键点是水质评价。标准规定,灌溉用水的pH值应在6.5至8.5之间,总硬度不超过450mg/L(以碳酸钙计),并且不得含有任何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铅、镉等。这些限制条件旨在保护作物免受污染的同时也保障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对于地下水,还需特别注意硝酸盐氮浓度不得超过20mg/L,以防止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问题。
空气环境质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标准指出,在富硒农产品生产区域周围半径500米内不应存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企业或者设施,并且空气中颗粒物PM10的日均浓度不得超过75μg/m³。这样的规定有助于减少大气沉降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对周边环境的整体考量。包括但不限于植被覆盖率不低于30%,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农用地,以及历史上没有发生过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等情况。这些都是为了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有利于长期稳定地生产高品质的富硒农产品。
总之,《DB45/T 2543-2022富硒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通过一系列具体的量化指标和规范化的检测流程,为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选择与管理提供了明确指导。这对于促进广西乃至全国范围内富硒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