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方法选择、数据处理与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路隧道工程中超前地质预报的相关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dvanced Geological Forecast of Highway Tunn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DB45/T 2525-2022)是一部专门针对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超前地质预报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隧道工程中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规程的应用场景,确保了其在特定地理区域和等级道路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2. 术语和定义:规程对“超前地质预报”、“探地雷达法”、“红外探测法”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超前地质预报”被定义为通过各种手段预测隧道开挖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地质条件的方法和技术。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与使用。
3. 基本要求:所有参与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并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此外,预报设备需定期校准维护以保证数据准确性。这项要求强调了从业人员资质和技术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4. 预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围岩稳定性分析、地下水发育情况评估以及断层破碎带识别等内容。每项内容都有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指标要求,如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时应遵循的相关参数设置标准。
5. 预报方法选择: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合理选用适合的预报方法组合。比如,在软弱围岩段可结合使用地质调查法与钻探法;而在硬质岩石地段则优先考虑弹性波测试等非侵入式检测手段。这种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预报结果的质量。
6. 成果提交与审核:完成每次预报任务后都应及时形成书面报告并提交给项目负责人审查确认。报告中至少包含现场勘察记录、仪器测量原始资料、综合分析结论以及改进建议等内容。严格的成果审核机制能够有效提高预报工作的可靠性。
7. 安全措施:在实施任何一种预报技术之前都必须先检查作业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作业时更需格外小心谨慎。
以上只是规程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项规定。希望上述解读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的核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