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chives of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519-202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档案技术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技术性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档案的建立、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水源地保护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重点条文解读如下: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档案的管理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地域和对象范围,确保了标准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档案”等关键术语进行了界定。例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是指通过输配水管网集中供水,并能同时满足一定人口规模居民生活及生产需要的水源地。明确这些术语有助于统一各方认识,避免理解偏差。
3. 档案内容:要求档案应包括基础信息资料、环境监测数据、污染源调查报告、应急预案等内容。这些建议涵盖了从水源地基本信息到应急处理措施的全过程记录,能够全面反映水源地的环境保护状况。
4. 档案建立程序:强调档案应在水源地划定后及时建立,并随着实际情况变化定期更新。这种动态管理机制可以保证档案始终反映最新的水源地状况,对于突发情况下的决策支持尤为重要。
5. 档案保管要求:规定档案需采用电子与纸质双轨制保存,且电子档案须具备防篡改功能。同时,还要求设置专门的档案室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火、防盗设备等。这些措施旨在保障档案的安全性和长期可读性。
6. 档案利用制度:提出建立档案查阅登记制度,对外借档案实行审批制度。这样做既方便了合法合规的信息查询需求,又有效防止了敏感信息泄露风险。
7. 培训考核机制:建议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综上所述,《DB45/T 2519-2022》不仅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而且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规范化程度,对于维护公共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