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众气象信息传播的基本要求、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流程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从事公众气象信息传播的机构和个人。
Title:Public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504-2022公众气象信息传播规范》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公众气象信息的传播行为,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信息来源的权威性
标准要求公众气象信息的发布者必须从官方气象部门获取数据。这意味着所有气象信息都应来源于具备合法资质的气象观测站或机构。这一规定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因信息来源不明而导致的误解或恐慌。
2. 信息内容的完整性
在传播气象信息时,必须包含基本要素如天气状况、温度、湿度、风速及降水概率等,并且需要明确标注发布时间和有效期限。这有助于公众全面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天气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3. 语言表达的通俗易懂
标准强调,气象信息的语言应当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例如,“暴雨”比“强降水”更容易被大众理解。此外,还鼓励采用图表、符号等方式辅助说明复杂的气象现象,以便不同年龄段和文化水平的人都能轻松获取所需信息。
4. 时效性的把控
对于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预警等紧急情况下的信息发布,要求做到快速响应,在最短时间内将关键信息传递给目标人群。同时也要注意更新频率,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持续期间,应及时调整预报内容并重新发布。
5. 多渠道同步传播
鼓励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平台同时推送相同版本的气象服务产品,以扩大覆盖面。这样可以保证即使某个渠道出现问题也能通过其他途径接收到最新的气象动态。
6. 反馈机制建立
建立健全用户反馈系统非常重要。当发现错误或者不准确的信息时,接收方能够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进行核实修正。这样做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也增强了公众的信任度。
以上几点只是整个标准中的部分内容,但它们对于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媒体机构和个人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良好的气象信息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