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耕施播一体化种植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采用机械化耕施播一体化技术进行冬小麦种植的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Plowing, Fertilizing and Sowing of Winter Whe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冬小麦耕施播一体化种植技术规程》(DB1311/T 022-2022)是由河北省衡水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冬小麦的耕作、施肥和播种流程,提高种植效率与产量。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该标准适用于衡水市及周边地区采用耕施播一体化技术种植冬小麦的农田作业。这表明该标准特别关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环境,强调通过机械一体化操作提升种植效果。
技术要求
# 土壤准备
标准指出土壤深耕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耕深需达到25cm以上。这是因为深翻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通气性,促进根系发育。同时要求结合深耕施入基肥,有机肥与化肥的比例建议为1:1,确保养分均衡供应。
# 播种方式
推荐使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行距设定在20-25cm之间。这种播种方式能够减少对土壤的扰动,保持地表覆盖物完整,有助于保墒保温。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5cm范围内,过浅易导致种子失水影响发芽率,过深则延缓出苗时间。
# 种子处理
要求选用抗寒性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品种,并进行包衣处理。包衣剂中应包含杀菌剂、杀虫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成分,以增强种子活力,预防病虫害发生。
# 灌溉管理
灌溉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建议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状况决定灌溉时间,通常情况下,在日平均气温降至3℃左右时开始灌越冬水。灌水量要适中,既要满足作物需求又不能造成积水现象。
# 病虫害防治
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可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喷洒,注意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冬小麦耕施播一体化种植技术规程》从多个环节细化了冬小麦种植的技术要点,对于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