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物与地块数据建库的基本要求、数据内容、数据结构、数据质量及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建筑物与地块数据的采集、处理、建库及管理工作。
Title:Building and Parcel Data Library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10T 278—2022《建筑物与地块数据建库规范》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建筑物和地块数据管理的重要技术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建筑物和地块数据的采集要求。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等作为数据源,强调数据应具有现势性且精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采集人员需确保数据来源可靠,并定期更新以反映最新的地理环境变化。
其次,在数据处理环节,标准提出了统一坐标系统的要求。所有数据必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这有助于实现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同时,还要求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坐标转换、投影变换等步骤,以保证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再者,关于数据库建设部分,标准详细描述了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数据库应具备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三大特性。具体来说,开放性体现在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导入导出;可扩展性则指能够根据需求增加新的数据表或字段;而安全性方面,需要采取加密措施保护敏感信息不被非法访问。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数据采集到入库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例如,对于建筑物高度数据,必须通过实地测量验证其真实性;而对于地块边界,则需比对多期影像资料确认无误后方可入库。
最后,关于成果交付,标准指出最终提交的产品应当包括完整的元数据文档以及详细的使用说明。元数据文档中至少包含数据来源、生产日期、版本号等基本信息,而使用说明则需清晰阐述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数据,避免因误用导致错误决策。
综上所述,《建筑物与地块数据建库规范》不仅为建筑物和地块数据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相关从业人员开展具体工作指明了方向。遵循这一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数据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