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黄贮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黄贮制作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和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秸秆黄贮饲料的生产与管理。
Title:Corn Stalk Yellow Silag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4T 179-2022《玉米秸秆黄贮技术规范》是河南省针对玉米秸秆黄贮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从原料选择、加工到储存等多个环节对玉米秸秆黄贮过程进行了规范,确保了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料选择上,标准要求玉米秸秆应为新鲜且无霉变的秸秆,含水量应在60%-70%之间。这一规定旨在保证原料的新鲜度和适宜的水分含量,这对于后续发酵过程至关重要。过高的水分会导致厌氧菌活动过于旺盛,可能产生过多酸性物质影响饲料品质;而过低则不利于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其次,关于切短长度,标准指出切段长度宜控制在2cm~5cm范围内。合理的切段长度有助于提高压实度,减少空气残留量,从而促进厌氧环境形成,有利于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便于牲畜采食。
再者,添加剂使用方面,标准建议可添加乳酸菌制剂或酶制剂来改善发酵效果。乳酸菌能够通过代谢产生乳酸降低pH值抑制有害菌生长,而酶制剂可以分解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提高营养价值。但需注意的是,任何添加剂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严格控制用量以避免负面影响。
此外,储藏管理也非常重要。标准强调贮存设施应当密封良好并具备防潮功能,定期检查防止漏气漏水现象发生。当温度高于25℃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如喷淋冷却水等方法维持适宜发酵条件。同时还要做好出入库记录工作,以便追溯产品质量情况。
最后,在取用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并保持工具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对于已经开封但未用完的产品应及时重新密封妥善保管直至下次使用为止。
总之,《玉米秸秆黄贮技术规范》通过科学合理地设定各个环节的操作指南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它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促进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