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雨季监测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监测内容与方法、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雨季期间的水文、气象及环境影响的监测与评估。
Title:Rainy Seas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贵州省地方标准《雨季监测评估规范》(编号为DB52/T 1683-2022)于2022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贵州省范围内雨季的监测与评估工作,提高对雨季特征及影响的认知水平,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 第4.1条:雨季开始和结束时间确定方法
标准中明确指出,雨季开始和结束时间的确定采用滑动平均法。具体而言,当某地连续5天的日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时,视为雨季开始;而雨季结束则以连续5天的日降水量低于5毫米为标志。这一规定有助于统一各地雨季划分的标准,避免因主观判断导致的数据不一致。
# 第5.2条:雨季强度等级划分
根据雨季期间累计降水量的不同,将雨季强度划分为四个等级:
- 轻度雨季:累计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之间;
- 中度雨季:累计降水量在400至600毫米之间;
- 强度雨季:累计降水量在600至800毫米之间;
- 极强雨季:累计降水量超过800毫米。
此分级体系便于公众和相关部门快速了解雨季的强度状况,并据此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 第7.1条:雨季监测数据采集要求
标准强调了雨季监测过程中数据采集的重要性,要求所有监测站点需按照国家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进行布设,并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数据传输及时准确。此外,还特别提到对于山区等特殊地形区域应增加加密观测点,以弥补常规站点分布不足的问题。
# 第8.3条:雨季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为了全面评估雨季情况,标准提出了包含降水总量、降水频率、极端降水事件频次等多个维度在内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同时指出,在构建该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差异性和季节变化特点,力求使评估结果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雨季监测评估规范》不仅为贵州省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雨季监测与评估框架,也为其他类似气候条件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参考范例。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遵守并推广执行本标准,从而有效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