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叶种茶有害生物防控的基本原则、防控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昭通市范围内小叶种茶的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Pests and Diseases in Small-Leaf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6T 92-2022 小叶种茶有害生物防控技术规程》是云南省针对小叶种茶树有害生物防控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在保护小叶种茶树健康生长、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标准中挑选出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应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这意味着在茶园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通过改善种植环境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合理密植可以增强茶树的抗逆性,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助于降低湿度,从而抑制真菌类病害的发展。此外,及时修剪枝条不仅能够促进茶树的营养分配,还能有效去除已经感染病虫害的部分,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其次,在物理机械防治方面,标准强调了灯光诱杀技术的应用。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等设备对夜间活动的害虫进行捕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特别是在春茶采摘期前后,当害虫活跃时,适当增加灯光设置密度,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
再者,关于生物防治部分,标准提倡利用天敌昆虫或微生物制剂来进行有害生物的控制。比如,释放赤眼蜂来对付茶尺蠖幼虫,或者施用白僵菌粉剂对付茶毛虫,这些都是比较环保且高效的手段。同时,还鼓励开发和应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天然成分制成的产品,它们对人畜安全且不易产生抗药性。
最后,化学防治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被严格规范。标准要求严格按照推荐剂量和使用方法施药,并且不得将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混合使用以防产生交互抗性。此外,还特别提到休药期管理的重要性,即在采收前按照规定时间停止用药,确保成品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综上所述,《DB5306T 92-2022》为小叶种茶树有害生物防控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方案,旨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障产品质量。通过综合运用上述多种防控策略,可以构建起一个高效、低风险的管理体系,促进云南小叶种茶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