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益母草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生产档案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益母草的规范化栽培。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therwort (Yimucao) a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356-2022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益母草》是一项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益母草的种植技术,提高药材质量。以下将从标准中选取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内益母草的栽培管理。明确了该规程主要针对河南省区域内的益母草种植提供指导,确保药材质量和产量。
2. 术语和定义
- 益母草: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干燥地上部分,用于中药。
- 规范化种植: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的种植活动。
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概念基础。
3. 栽培环境条件
- 益母草原产地选择应考虑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适宜的土壤为壤土或砂质壤土,pH值在6.0-7.5之间。
- 气候上要求年平均气温14℃-18℃,无霜期大于200天。
这些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益母草的生长发育及药效成分积累。
4. 种苗繁育
- 种子处理: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并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晾干备用。
- 播种时间:春季或秋季均可,但以春播为佳。
-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法,行距30cm,株距20cm。
种苗繁育环节强调了种子质量控制以及合理的播种时间和方法,这是保证出苗率的关键步骤。
5. 田间管理
- 中耕除草:幼苗期间要勤锄草松土,促进根系发展。
- 施肥浇水:生长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两次,每次间隔约一个月;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 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措施为主,如轮作倒茬等预防病虫害发生;必要时可使用生物农药进行喷洒。
合理的田间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益母草的产量和品质。
6. 采收加工
- 采收时期:当植株开花结果时即可采收。
- 加工流程:采收后及时晒干或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10%。
正确的采收时机和恰当的加工方式对于保持药材的有效成分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41/T 356-2022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益母草》涵盖了从选地整地到采收加工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为益母草的大规模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