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郑麦1860种子生产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郑麦1860小麦种子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Zhengmai 1860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352-2022 郑麦1860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郑麦1860这一优质小麦品种的种子生产全过程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明确指出郑麦1860应作为种子生产的专用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等优点,适合在河南省及类似生态区域种植。这意味着种子生产单位必须确保所使用的种源为纯正的郑麦1860,避免与其他品种混淆或混杂。
其次,关于隔离区设置,标准要求种子田四周需设立隔离带。具体而言,与其它小麦品种的距离不得少于20米,并且周围还应当有足够宽度的天然屏障如树林或者河流等。这样的措施旨在防止异花授粉带来的品种污染,保证种子质量。
再者,在田间管理上,标准强调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播种期和密度。推荐的最佳播期为霜降前后,每亩播种量控制在7.5至9公斤之间。同时,还应注意适时灌溉和施肥,特别是在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这两个阶段对水分的需求较高,适当的灌溉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
此外,对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以及化学药剂喷洒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提到在赤霉病易发季节,应在抽穗初期及时喷施高效低毒杀菌剂,以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最后,在收获与储藏环节,标准规定当籽粒含水量降至13%以下时即可开始收割作业,并尽快将收获后的种子晾晒至安全水分水平(一般不超过12%)。入库前应对种子进行严格筛选,剔除杂质和不饱满颗粒,确保入库种子纯净度达到99%以上。此外,储藏环境温度不宜超过25℃,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范围内。
综上所述,《DB4117/T 352-2022 郑麦1860种子生产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最终收获储存都给出了详尽指导,为实现高质量种子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