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旋翼无人机飞播造林的术语和定义、作业准备、飞播作业、检查验收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利用多旋翼无人机在甘肃省范围内进行飞播造林的技术指导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ulti-rotor UAV Afforestation Broadca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667-2022多旋翼无人机飞播造林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多旋翼无人机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多旋翼无人机飞播造林是指利用配备有播种装置的多旋翼无人机,按照预定航线将种子均匀撒播到造林地的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基础框架,确保了所有参与者对飞播造林概念的理解一致。
其次,在作业准备阶段,标准要求根据造林任务合理选择无人机型号,并对无人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池电量、飞行控制系统以及播种设备的状态。同时,需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如筛选、消毒等,以提高播种效果。这些准备工作直接关系到飞播作业的成功与否,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再者,关于作业实施,标准强调了飞行高度、速度及播种量的具体要求。例如,飞行高度通常控制在10至30米之间,速度保持在4至8米/秒,播种量则依据不同树种特性设定。此外,还应考虑地形地貌因素,适时调整飞行参数,确保种子能够准确覆盖目标区域。
最后,在作业完成后,标准提出要对飞播效果进行评估。这包括检查种子散布均匀度、发芽率以及幼苗成活情况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优化飞播造林技术。
综上所述,《DB62/T 4667-2022多旋翼无人机飞播造林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评估的全过程,而且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细致的规定。这对于推动多旋翼无人机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