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源性产品中牛源性成分检测的数字PCR方法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制备与处理、检测步骤、结果分析及表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动物源性产品中牛源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Title:Detection of Bovine Components in Animal-derived Products by Digital PC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ZNZ 267-2024《动物源性产品中牛源性成分检测 数字PCR法》与旧版标准的对比中,有一项重要的改进是数字PCR技术参数的优化。以“数字PCR反应体系的构建”为例,新版标准明确了更精确的试剂配比和反应条件。
根据TZNZ 267-2024的规定,数字PCR反应体系应包括模板DNA、特异性引物、探针以及酶混合液等组分。其中,模板DNA的浓度需控制在10-50 ng/μL之间,引物终浓度为300 nM,探针终浓度为200 nM。同时,反应体系的总体积设定为20 μL,其中包括10 μL的2×反应缓冲液、各0.5 μL的上下游引物和探针、2 μL的模板DNA以及适量的酶混合液补足体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将上述所有液体组分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数字PCR芯片的反应孔中。随后,将芯片放入数字PCR仪中进行热循环扩增。通常设置95℃预变性10分钟,接着进行40个循环的95℃变性15秒和60℃退火延伸60秒,最后在4℃下保存。
这种优化后的反应体系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确保在复杂样品基质中也能准确识别出牛源性成分。例如,在实际应用中,某实验室利用此方法对一批牛肉制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区分出掺杂有少量其他动物源成分的产品,从而保障了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