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术语和定义、疫情报告与确认、控制措施、扑灭措施、档案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行政区域内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ovine Nodular Dermatit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对养牛业危害较大的疾病,为了有效防控这种疾病,DB62/T 4633-2022《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技术规范》应运而生。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防控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防控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这意味着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预防措施的落实,如定期消毒、疫苗接种等,同时对于已经发病的牛群要及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疫苗接种
根据标准要求,所有新生犊牛应在出生后45天内完成首次免疫接种,并在初次免疫后的第6个月进行加强免疫。成年牛每年至少需要一次免疫接种。此外,在引进新牛只时也必须确保其已完成相应疫苗接种,未完成者需补种后再混群饲养。
日常管理
在日常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养殖场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饲料和饮水槽要经常清洗消毒;同时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生产区,工作人员进入前需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并做好手部清洁。
监测与报告
任何发现疑似病例的情况都必须立即上报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并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一旦确诊为牛结节性皮肤病,应对患病动物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直至痊愈或淘汰处理;同时对接触过的其他健康牛只进行全面检查及必要的预防性处置。
应急预案
标准还提出了详细的应急预案框架,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应急指挥体系、储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流程图等。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迅速启动预案,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以上内容只是DB62/T 4633-2022《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技术规范》的一部分精华提炼,希望可以帮助到从事相关工作的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