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禽沙门氏菌病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疫病监测、诊断、预防和控制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家禽养殖过程中沙门氏菌病的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vian Salmonello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2693-2022《禽沙门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甘肃省地方特色的禽沙门氏菌病防控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禽沙门氏菌病”的概念,即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这一定义为后续防控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2. 预防措施:在预防环节,标准强调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养殖场选址与布局、环境卫生控制等。例如,要求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至少500米以上,并且要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以防止交叉污染。
3. 监测与诊断:对于疑似病例,标准提出了采用实验室检测方法来确诊。这其中包括样品采集、运输以及实验室内的分离培养等步骤。特别指出,在样本处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4. 治疗方案:虽然该标准更侧重于预防而非治疗,但对于已经发病的家禽,推荐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建议结合中药制剂辅助康复,提高整体疗效。
5. 废弃物管理:针对病死畜禽及其排泄物,标准要求采用焚烧或深埋等方式妥善处置,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及疾病传播风险。
6. 人员培训:最后还特别提到相关人员需定期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从而更好地执行各项防控措施。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禽沙门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源头到终端各个环节的具体指导,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当地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这对于有效遏制禽沙门氏菌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