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抗旱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设计、抗旱鉴定方法及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大豆品种在干旱环境下的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rought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Soybe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594-2022《大豆抗旱鉴定评价技术规程》是由甘肃省发布的关于大豆抗旱鉴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大豆品种的抗旱性鉴定与评价工作。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对象,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框架。
2. 术语和定义:包括了“抗旱指数”、“相对产量”等专业术语的定义。其中抗旱指数是衡量作物抗旱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通过比较干旱条件下与正常供水条件下的生物量或产量来计算得出。
3. 试验设计:规定了试验地的选择、小区设置以及重复次数等内容。要求试验地应具有代表性,并且要保证各处理间的土壤条件一致;每个品种至少需要三次重复实验以提高结果可靠性。
4. 田间管理:对播种前准备、播种方式、田间管理措施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比如建议采用条播或者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同时强调了适时灌溉的重要性,在干旱来临之前应及时采取保水措施。
5. 数据采集与分析:明确了不同生育期需观测记录的数据项目及方法。如苗期需关注幼苗存活率、株高变化情况;开花结荚期则侧重于观察植株形态特征如叶片大小、花序数量等信息;成熟期还需测量籽粒重量等相关参数。
6. 抗旱性评价:基于上述收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公式计算出各个参试品种的抗旱指数,并据此划分其抗旱等级。通常将抗旱指数大于等于1视为高抗旱型品种;介于0.7至1之间为中等抗旱型;小于0.7则归类为低抗旱型。
7. 报告撰写:最后还给出了如何编写试验总结报告的基本格式指引,包括但不限于试验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以及结论建议等部分内容。
以上就是DB62/T 4594-2022中一些核心条款的具体说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