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旱地新垦农田培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旱地新垦农田的土壤培肥与质量提升。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ertilization of Newly Reclaimed Dry Farm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588—2022《旱地新垦农田培肥技术规范》是由甘肃省发布的农业领域地方标准。该标准主要规定了旱地新垦农田土壤培肥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以及管理措施,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旱地新垦农田的土壤肥力,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根据标准内容选取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基本原则
- 条文: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
- 解读:这一原则强调在实施培肥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特征及土地资源状况。合理规划意味着要对农田进行科学布局,包括种植结构安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治理则要求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来提升土壤质量,避免单一方法可能带来的局限性或副作用。
2. 土壤改良
- 条文:宜采用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作物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
- 解读:有机肥料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并且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绿肥作物如紫云英、苕子等不仅可以直接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物质,还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此外,种植绿肥还可以通过根瘤菌固氮作用补充土壤氮素。
3. 水分管理
- 条文:应采取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解读:由于旱地本身水资源相对匮乏,在新垦农田中尤为重要的是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以确保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同时,还应注意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因积水而导致土壤盐渍化等问题出现。
4. 施肥管理
- 条文:推荐使用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不同作物需求调整肥料种类与用量。
- 解读:配方施肥基于测土结果确定最佳施肥方案,可以避免盲目施肥造成浪费甚至污染环境的情况发生。对于不同类型的作物来说,其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并控制好施用量,这样才能既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又不会给土壤带来过多负担。
5. 监测与评估
- 条文:定期开展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工作,并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培肥策略。
- 解读:持续性的土壤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项培肥措施的实际效果以及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因素。一旦发现某些指标偏离预期目标,则需迅速做出相应调整,比如改变施肥模式或者加强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从而确保整个培肥过程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之下。
以上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一个简单概述,实际上还有许多细节值得深入探讨。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