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浙江省内重金属中度污染农田土壤利用超积累植物进行修复和安全利用的技术要求、实施步骤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重金属中度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与安全利用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mediation and Safe Utilization of Moderately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Farmland Soil - Part 4: Hyperaccumulat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NZ 264.4-2024重金属中度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规范》第四部分关于超积累植物修复技术有重要更新。与旧版相比,新版在超积累植物筛选标准上进行了细化。
以“4.3 超积累植物的选择”为例,新版标准明确要求超积累植物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 植物对目标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大于1;2) 植株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达到临界值;3) 植物生长适应性强,能耐受当地气候环境。
应用此条文时,首先应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类型确定目标元素,如镉、铅等。然后通过试验测定候选植物对这些元素的吸收效率,确保其富集系数达标。同时评估植物在本地的存活率、生物量积累情况,选择综合性能最优的品种。例如,在某镉污染农田修复项目中,我们选择了印度芥菜作为超积累植物。经过检测,该植物对镉的富集系数为1.2,地上部镉含量达50mg/kg,且表现出良好的抗旱性和繁殖能力,完全符合新版标准的要求。
此外,还需注意超积累植物修复过程中的配套措施。包括合理安排种植密度,避免因密度过大导致植株竞争养分;定期监测土壤pH值,必要时施加石灰调节;收获后妥善处理植物残体,防止二次污染。这些细节直接影响修复效果,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