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桦树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防治策略、调查监测、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效果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桦树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in Pests of Birch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566-2022 桦树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桦树有害生物防控的技术规范,为桦树的健康生长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3.1部分中提到,“综合防治”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综合利用农业、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多种措施,协调运用,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这表明,防治桦树病虫害不能仅仅依赖单一手段,而是需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例如,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种植抗病品种、合理施肥、修剪枝叶等农业措施,辅以安装诱捕器或释放天敌等物理和生物方法,必要时再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从而实现对桦树有害生物的有效控制。
接着,标准的4.2部分明确了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要求。规定应设置固定的观测点,定期记录桦树生长状况以及周边环境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一旦监测到异常现象,如树叶变色、枯萎脱落等,需立即采取行动。同时,还强调了信息共享机制的重要性,要求各级林业部门之间保持沟通联络,确保一旦出现大规模爆发,能够迅速响应,避免损失扩大。
另外,关于具体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标准给出了明确指导。比如针对常见的桦树溃疡病,建议采用刮除病斑后涂抹杀菌剂的方式处理伤口,并且要清除周围的杂草,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而对于食叶害虫,则提倡利用性信息素干扰交配过程,或者通过喷洒Bt乳剂等生物农药来降低种群数量。这些具体的防控策略体现了科学性和针对性,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
最后,标准特别指出,在整个防治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环保原则,尽量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这意味着选用药剂时要优先考虑其环境友好型,作业期间也要注意安全防护,防止人畜中毒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DB62/T 4566-2022 桦树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对于保障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