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土地质量分等定级的原则、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黑土地的质量分等与定级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Black Land Qual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395-2022《黑土地质量分等定级技术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科学评价黑土地质量提供了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黑土地质量的分等定级工作。明确了适用区域和对象,确保了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黑土地”是指具有深厚黑色腐殖质层、肥力较高、适种性强的土地类型。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3. 评价指标体系:标准提出了包括理化性质、生态环境状况、耕作条件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被列为首要指标,强调了其在衡量黑土地肥力水平中的重要地位。
4. 采样与检测方法:规定了采样点布设原则及样品采集方法,要求采用网格法布设采样点,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检测。这一部分确保了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 等级划分标准:将黑土地质量分为五个等级,一级为最高级,五级为最低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等具体数值区间,便于实际操作中的分类管理。
6. 监测与更新机制:要求建立长期监测网络,定期对黑土地质量进行动态评估与调整。这有助于及时掌握黑土地变化趋势,为保护与改良提供决策支持。
7. 附录内容:附录中包含了详细的土壤样品采集表单、检测报告模板等内容,为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实用工具。
以上是对DB22/T 3395-2022中几个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黑土地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