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口腔正畸Twin-Block功能矫治技术的操作流程、适应症、禁忌症、治疗计划制定、矫治器制作与调整、患者护理及随访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开展口腔正畸Twin-Block功能矫治技术的相关医务人员。
Title:Operational Specifications for Twin-Block Functional Orthodontic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口腔正畸Twin-Block功能矫治技术操作规程》(DB22/T 3388-2022)是吉林省发布的关于Twin-Block功能矫治技术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Twin-Block矫治器的设计、制作、佩戴及调整等环节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矫治器设计方面,标准指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上下颌骨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关系”。这意味着在开始治疗前,医生需要通过精确测量患者的面部结构、咬合状态以及牙弓形态来定制个性化矫治方案。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矫治效果的好坏。
对于矫治器的制作要求,标准强调了材料选择与加工精度的重要性。“应选用生物相容性良好且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同时要求“咬合面边缘圆滑无锐角”,以确保佩戴舒适并防止口腔软组织损伤。此外,还规定了咬合接触点需覆盖所有后牙,并保持适当的厚度,以便有效施加矫治力。
在佩戴指导上,标准提到“初次佩戴时建议由专业人员协助完成,并观察至少半小时”。这是因为初次佩戴可能会引起短暂不适或异物感,需要及时调整确保合适度。同时,还应向患者说明日常护理要点如清洁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关于定期复诊检查的内容,标准明确指出每4至6周需复查一次,“重点检查矫治器是否松动、变形或脱落,以及牙齿移动状况”。这项措施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作出相应处理,从而保证整个治疗过程顺利进行直至达到预期目标。
最后,在终止治疗阶段,标准提出了评估标准:“当上下前牙覆合覆盖恢复正常且稳定维持至少三个月后可考虑摘除矫治器。”这一规定旨在确认矫治成果已经牢固建立,避免过早停止治疗导致复发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口腔正畸Twin-Block功能矫治技术操作规程》(DB22/T 3388-2022)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Twin-Block矫治技术的应用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