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叶矮樱苗木繁殖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紫叶矮樱苗木的繁殖和培育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Purple Leaf Dwarf Cherry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547-2022《紫叶矮樱苗木繁殖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紫叶矮樱苗木繁殖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
1.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境内紫叶矮樱苗木的繁殖生产。这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域范围和对象,确保在特定环境下操作的一致性。
2. 规定了紫叶矮樱的定义及其生物学特性。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有助于把握繁殖工作的基础理论依据。
二、繁殖方法
1. 扦插繁殖:春季选择健壮母株上一年生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长度为15-20厘米,保留2-3个芽点。此方法强调了插穗的选择标准和处理方式,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
2. 压条繁殖:在生长季节选取半木质化新梢,在基部环剥后埋入土中固定。该条文指出了压条的具体实施步骤,特别是环剥技术的应用。
三、管理措施
1.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特别是在幼苗期需定期浇水。水分是影响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过量或不足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2. 施肥:每年春季施用有机肥一次,秋季追加磷钾肥。合理施肥能够促进植株健康发育,增强抗逆能力。
四、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定期检查植株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手段控制。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以及多种防治手段相结合的原则。
五、出圃标准
1. 苗木高度达到50厘米以上,地径不低于0.8厘米,主根完整无损,侧根数量不少于10条。这些具体指标为判断合格苗木提供了明确依据,有利于保证造林质量。
以上内容基于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提炼和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