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杨天牛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调查方法、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青杨天牛的综合防治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Poplar Buprestid Bee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546-2022青杨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青杨天牛这一林业害虫的防治规范。以下是对其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规定了青杨天牛及其危害程度的分级标准。例如,轻度危害指的是树木受害株数占总株数的10%以下,中度危害为10%-30%,重度危害则超过30%。这些分级有助于科学评估虫害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在预防措施方面,强调了营林措施的重要性。包括合理配置树种结构,避免单一树种过密种植;定期修枝整型,及时清理枯死或衰弱的枝条;以及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林分健康水平等。这些都是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来减少天牛滋生的基础工作。
再者,关于物理防治手段,规程指出可以采用人工捕杀成虫、设置诱捕器捕捉成虫等方法。特别是在成虫羽化期,应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聚集点,以降低虫口密度。
化学防治是另一种重要的防控方式。规程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喷雾时要确保覆盖全面,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和非目标生物的安全。此外,还提倡使用缓释型药剂延长持效期。
生物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规程鼓励利用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自然控制天牛数量。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微生物制剂,比如苏云金杆菌等对天牛幼虫具有显著杀伤力的产品。
最后,在监测与评估环节,规程要求建立长期监测体系,定期记录数据,分析趋势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整防控策略。这不仅能够有效遏制当前虫害蔓延,还能为今后类似问题提供宝贵经验。
总之,《DB62/T 4546-2022》从多个角度给出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开展青杨天牛的综合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