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洛阳地区切花芍药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苗繁育、栽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切花采收与产后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洛阳地区切花芍药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t Peony in Luoyang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3T144-2022洛阳地区切花芍药栽培技术规程》是由河南省洛阳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当地切花芍药的种植与管理。以下从几个关键部分对这一标准进行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优良品种。例如,“粉玉奴”、“大富贵”等品种因其花朵颜色鲜艳、植株健壮而被推荐使用。在实际操作中,种植者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挑选最适宜的品种,以确保切花的质量和产量。
二、栽培环境要求
对于栽培环境,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土壤应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pH值保持在6.5至7.5之间。其次,种植地需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每天至少保证6小时以上的直射光。此外,还应注意避免连作,最好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制度,以防病虫害的发生。
三、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合理密植,通常每亩定植3000至4000株;二是适时浇水施肥,生长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并定期施用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三是及时修剪枝叶,去除枯黄叶片及弱小侧芽,促进主干强壮生长;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四、采收与包装
关于采收与包装,标准规定当花蕾充分发育、花瓣开始展开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间宜选在清晨或傍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这样可以减少水分流失。采收后要立即放入冷水中预冷处理,然后按照统一规格进行分级包装,确保产品新鲜度和美观度。
五、储存运输
最后,在储存运输环节,标准建议将切花存放在低温高湿环境中(温度控制在1℃~3℃),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条件下导致品质下降。
以上就是《DB4103T144-2022洛阳地区切花芍药栽培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款的具体解读。遵循这些指导原则可以帮助种植者提高切花芍药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