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胡萝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胡萝卜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process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Carro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胡萝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B3203/T 1016—2022)是由徐州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胡萝卜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进行了规范,旨在通过机械化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一、播种环节
标准指出,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处理,并确保土地平整。具体要求包括:
1. 土壤深松深度应达到30厘米以上,以保证根系生长空间。
2. 播种行距设定为25至30厘米,株距则为8至10厘米,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量,避免过密或过稀的情况发生。
3. 使用精量播种机进行作业,确保种子均匀分布在田间,减少浪费并提高出苗率。
二、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
1. 在幼苗期要及时除草,防止杂草与胡萝卜争夺养分。建议采用机械除草器进行操作,既能节省人力又能保护作物不受损伤。
2.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施肥,特别是在拔节期和膨大期要增加钾肥施用量,促进根部发育。
3. 注意灌溉排水工作,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特别是在雨季要注意疏通沟渠,防止涝害。
三、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的防控,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1. 定期巡查田块,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例如使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药剂,减少环境污染。
2. 采用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导致土传疾病加重。同时可以种植一些具有驱虫效果的植物作为伴生作物。
3. 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害,应当及时清除受害植株,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四、收获阶段
最后,在收获过程中也有严格的规定:
1. 当胡萝卜主根直径达到2厘米左右时即可开始采收,此时品质最佳。
2. 使用专业的收获机具进行操作,避免损伤根茎部分。同时要注意分级包装,将不同规格的产品分开存放。
3. 收获后应及时清理场地,将残余物集中处理,以免成为新的病虫源。
综上所述,《胡萝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整个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还特别注重了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