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茎尖菜用甘薯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苗繁育、栽植管理、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茎尖菜用甘薯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dible Sweet Potato Shoots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3/T 1017—2022 茎尖菜用甘薯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茎尖菜用甘薯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茎尖采收
标准明确规定了茎尖的最佳采收时期和方法。茎尖应在植株生长旺盛、叶片鲜绿时进行采收,通常在早晨露水干后至中午前完成。采收时应使用干净锋利的剪刀,从茎尖向下剪取约5-8厘米长度的嫩梢,保留基部2-3片老叶以促进再生。
2. 种苗培育
种苗培育是茎尖菜用甘薯生产的基础环节。标准建议采用无病毒种苗进行繁殖,确保种苗质量。具体操作包括选择健康母本植株,使用温室内网室隔离种植,并定期检测病毒情况。此外,还应控制好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保证种苗生长健壮。
3. 栽培管理
栽培过程中需要注重土壤准备与施肥管理。要求土壤pH值保持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基肥施用需均衡氮磷钾比例,追肥则根据植株长势灵活调整。同时,要合理密植,一般行距40-50厘米,株距30-40厘米为宜。
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茎尖菜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标准提倡采用物理、生物及化学相结合的方式综合防控。物理手段如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杀等;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昆虫或微生物制剂;化学药剂使用需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DB3203/T 1017—2022》不仅涵盖了茎尖菜用甘薯生产的全过程,而且对各个环节的技术细节做出了明确规范,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