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畜禽粪便罐式发酵处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艺流程、操作技术要求、安全与防护以及记录与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罐式发酵设备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nned Fermentation Treat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128-2022《畜禽粪便罐式发酵处理技术规程》是江苏省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畜禽粪便采用罐式发酵工艺处理的技术要求。以下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罐式发酵”是指将畜禽粪便置于密闭罐体内,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好氧或厌氧发酵的过程。这一定义明确了处理方式和环境条件。
二、处理设施要求
1. 发酵罐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防止臭气外泄。
2. 配备搅拌装置以确保物料混合均匀。
3. 安装温度、pH值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发酵过程参数。
三、原料预处理
1. 粪便需经过固液分离,固体部分可直接进入发酵罐。
2. 对于含水量过高的液体部分,建议先进行浓缩处理。
3. 添加适量辅料调节碳氮比至20-30:1。
四、发酵工艺参数
1. 好氧发酵:温度控制在50-60℃,持续时间不少于7天。
2. 厌氧发酵:温度维持在35-40℃,发酵周期一般为20-30天。
3. 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有机物降解率,确保达到90%以上。
五、产品要求
1. 肥效指标:总养分(N+P2O5+K2O)含量≥5%,有效活菌数≥1×10^6个/g。
2. 卫生学指标:蛔虫卵死亡率≥95%,大肠杆菌群数≤1000个/g。
3. 环保指标:重金属含量符合NY/T 525-2012的规定。
六、运行管理
1. 操作人员须经培训上岗,掌握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
2. 定期清理罐体内外壁,保持清洁卫生。
3. 建立完整的运行记录档案,包括投料量、温度变化、出料情况等信息。
七、安全与环保
1. 发酵罐周边应设置防护围栏,并配备灭火器材。
2. 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需通过除臭装置净化后排放。
3. 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前须达标处理。
此标准为规范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