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民用建筑能源与环境数据监测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能源与环境数据监测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Monitoring System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ata in Civil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4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359-2022《民用建筑能源与环境数据监测系统技术规程》是江苏省针对民用建筑能源与环境监测提出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首先在系统设计方面,标准明确要求监测系统应具备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其中第5.1条指出,监测点的布置应覆盖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区域,并且对于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能耗较大的区域要设置独立监测点。这有助于全面掌握建筑内各区域的能耗状况,为后续节能改造提供依据。
关于数据采集,标准在第6.2条中规定,所有传感器设备的选择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校准以确保测量精度。同时要求采集频率不低于每分钟一次,这对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至关重要。此外还强调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建议采用加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在能源管理应用上,第8.3条提出了建立综合能耗分析平台的要求。该平台不仅要能够生成各类统计报表,还需支持趋势预测及异常报警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可以有效提升物业管理效率,帮助业主合理规划资源使用。
另外,在环境保护监测部分,标准特别关注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如CO2浓度、PM2.5含量等的监控。第7.4条规定,在人员密集场所至少每隔50平方米安装一个检测单元,确保每个房间都能得到有效的环境监测。
最后,针对系统维护保养,标准强调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第9章提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巡检,包括硬件设施的状态评估以及软件系统的更新升级。只有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保证长期稳定地服务于用户需求。
以上只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单介绍,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具体项目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上述内容能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带来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