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以玉米皮为原料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玉米皮为原料,通过固态发酵生产的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of Corn Bran to Produce Microbial Protein F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2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技术规程》(DB15/T 2816—2022)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出发,对这一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用于制作该饲料的主要原料为玉米皮,并且要求玉米皮必须来源于正规渠道采购,确保无污染、无霉变。此外,还应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或农药残留超标的玉米皮作为原料。这一步骤的重要性在于保障最终产品的安全性,防止有害物质通过饲料传递给动物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发酵条件
对于发酵环节,《规程》提出了具体的温度、湿度及时间控制指标。例如,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时,建议保持环境温度在25℃至30℃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发酵周期一般为7天左右。这样的设置有助于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提高蛋白质转化率的同时抑制杂菌滋生。
质量检测
成品出厂前需按照规定项目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但不限于粗蛋白含量测定、水分含量检查以及pH值测量等。其中,粗蛋白含量不得低于20%,水分含量控制在12%以内,pH值应在4.5-6.0范围内。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饲料营养价值高低及其适口性好坏,因此必须达标才能保证产品合格。
安全卫生管理
为了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安全可控,《规程》特别强调了生产车间环境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的重要性。比如要求操作人员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并定期消毒双手;同时对生产设备清洁频率做出明确规定,防止交叉污染发生。另外,还需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记录每批次原材料来源、加工过程以及销售去向等相关信息,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结论
综上所述,《玉米皮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技术规程》(DB15/T 2816—2022)通过对原料选择、发酵工艺、质量监控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作出细致规定,为生产企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依据。只有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才能生产出既符合营养需求又安全可靠的优质饲料,从而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