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寒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的技术要求、数据处理方法、覆盖度计算及评估流程。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高寒地区植被覆盖度的遥感监测与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Alpine Vegetation Cover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045-2022《高寒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技术与评估规范》是青海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指导高寒地区植被覆盖度的遥感监测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监测范围与对象
标准明确规定了监测的地理范围为青海省内的高寒生态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高山草甸、高山荒漠等植被类型。这一规定确保了监测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 数据获取
标准要求使用多源遥感数据进行植被覆盖度监测,包括光学卫星影像和雷达影像。特别强调了数据的时间分辨率应不低于每季度一次,以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和连续性。此外,还要求对数据进行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以提高数据精度。
3. 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步骤和技术要求。首先,需要对原始影像进行预处理,如大气校正、云掩膜等。其次,采用基于像元的植被指数(如NDVI)计算植被覆盖度,并通过样点验证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生成植被覆盖度分布图。
4. 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标准设置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其中包括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以及实施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制度。同时,要求所有监测数据和成果文件均需归档保存,以便后续查阅和审计。
5. 结果评估
在结果评估部分,标准明确了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生态恢复效果评价等方面。评估方法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此外,还鼓励采用多尺度、多角度的方法进行全面评估。
以上是对DB63T 2045-2022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解读,这些内容对于实际开展高寒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