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早春茬茄子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场地要求、砧木和接穗选择、嫁接方法、育苗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早春茬茄子嫁接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Early Spring Eggplant in Hen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346-2022 早春茬茄子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早春茬茄子的嫁接育苗流程,提高茄子幼苗质量和产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嫁接前准备
1. 种子处理:标准要求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品种,并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为用75%酒精浸泡1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置于55℃温水中浸泡20分钟,期间不断搅拌以保证均匀受热。
2. 培养基质选择:推荐使用由草炭、蛭石和珍珠岩按体积比2:1:1混合配制而成的培养基质。这种组合既能提供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又能避免土壤传播病害。
二、嫁接操作
1. 嫁接时间:建议在砧木第一片真叶展开至第二片真叶刚露出时进行嫁接,此时砧木生长旺盛且易于成活。接穗则应选择具有2-3片真叶的健壮植株。
2. 嫁接方法:采用插接法或靠接法均可。插接法是将砧木苗从下胚轴中部斜切一刀,角度约为30度,深度约为茎直径的一半;接穗同样如此处理后插入砧木切口中,然后用夹子固定。靠接法则需先在砧木和接穗上分别斜切一刀,使两者切口相贴合后再用夹子固定。
三、嫁接后管理
1. 温湿度控制:嫁接后的前三天内,棚室内温度应保持在白天25-30℃,夜间18-20℃;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90%-95%之间。之后逐步降低湿度至正常水平。
2. 光照调节:初期适当遮荫以减少光照强度,防止接口部位干燥影响愈合效果。随着幼苗恢复生长可逐渐增加光照时间直至全光照条件。
3. 浇水施肥:嫁接后一周内不需浇水,待新根萌发后再适量补充水分。肥料施用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前期以氮磷钾平衡型复合肥为主,后期可根据植株长势追加磷钾肥促进果实发育。
以上内容基于DB4117T 346-2022标准中的核心条款进行了深入解析,希望能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实用的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