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电子胸卡的制作技术要求,包括基本信息、卡片结构、数据格式、安全性及测试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戒毒人员电子胸卡的设计、制作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onic ID Cards for Compulsory Isolated Drug Detoxification Personnel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135-2022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电子胸卡制作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内电子胸卡制作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技术层面规范了电子胸卡的制作要求,旨在提升管理效率和安全性。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电子胸卡的基本信息要求,标准明确规定电子胸卡上应包含持卡人的姓名、性别、照片、身份证号码以及所属单位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戒毒人员的身份识别至关重要。例如,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能够确保每张胸卡对应唯一个体,而照片则有助于现场核查时快速确认身份。
其次,在技术参数方面,标准对电子胸卡的尺寸、材质、印刷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胸卡的标准尺寸为85.6毫米×54毫米,与普通信用卡大小一致,便于携带和使用。材质建议采用PET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防水性,适合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中长期使用。此外,印刷质量要求文字清晰可辨,颜色均匀,避免出现模糊或褪色现象,以保证信息的长期有效性。
再者,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电子胸卡的安全性能。为了防止伪造和篡改,胸卡内部可以嵌入RFID芯片,通过加密技术存储持卡人相关信息。同时,外部设计应具备防伪特征,如水印、荧光纤维等,增加伪造难度。这一措施不仅提高了胸卡的安全性,也为戒毒场所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最后,标准还规定了电子胸卡的发放与回收流程。新入所的戒毒人员需及时办理胸卡,离所时则要交回胸卡。这一流程的规范化有助于建立完善的人员进出记录,减少管理漏洞。同时,标准要求定期检查胸卡的状态,确保其功能正常,一旦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以保障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DB53/T 1135-2022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电子胸卡制作技术规范》通过对电子胸卡的信息内容、技术参数、安全性能及管理流程的全面规范,为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这些规定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进一步增强了场所内的安全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