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多功能杆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结构设计、材料与防腐、电气安全、施工与验收以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智慧多功能杆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Multi-functional Po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智慧多功能杆建设技术导则》(DB35/T 086-2022)于2022年正式发布实施,为智慧多功能杆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系统架构与功能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智慧多功能杆应具备综合承载能力,能够集成多种城市服务功能。其中,杆体本身需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并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设备安装和线路布设。此外,还强调了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确保未来新增功能模块时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设施。
2. 数据采集与传输
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提出了统一的数据格式规范,以保证不同设备间的信息互通。对于无线通信部分,则要求支持多协议兼容,包括但不限于NB-IoT、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同时,明确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建议采用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机制来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 供电保障与节能措施
针对供电问题,标准特别强调了双路电源配置以及备用电池的设计方案,以应对突发停电情况下的持续运行需求。另外,在节能减排方面提倡使用太阳能板等清洁能源作为辅助供电来源,并且鼓励通过智能调控手段优化能耗水平。
4. 维护管理与应急响应
本文件还详细规定了日常巡检周期及故障处理流程等内容。当发生紧急状况时,要求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此外,还提到应定期开展性能评估活动,以便发现潜在隐患并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以上只是对部分核心内容进行了概述分析,实际上整个导则涵盖了更多细节内容如环境适应性测试、电磁兼容性考量等等。总之,《智慧多功能杆建设技术导则》不仅有助于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同时也为企业和个人参与相关项目提供了权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