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石林彝族(撒尼)刺绣技法的基本要求、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石林彝族(撒尼)刺绣的制作、教学、传承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ques of Shilin Yi (Sani) Embroid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9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119-2022《石林彝族(撒尼)刺绣技法》是云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石林彝族(撒尼)刺绣的技法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石林彝族(撒尼)刺绣”的定义,即以石林县撒尼人聚居区为地域背景,运用撒尼民族传统工艺手法,在布料上通过针线表现图案的艺术形式。这一定义强调了刺绣的文化背景和技术特征。
二、基本要求
1. 材质选择:规定了刺绣所用布料应选用纯棉或麻材质,确保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同时便于针线操作。
2. 色彩搭配:推荐使用天然染料,如植物提取物,来保证色彩的自然柔和,符合环保理念。
三、刺绣技法
1. 平针法: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刺绣技法,要求针脚均匀整齐,线条流畅自然。
2. 打籽针法:用于表现小面积密集的点状图案,需控制好每个籽粒的大小一致,间距适中。
3. 盘金绣:适用于较大面积的装饰性图案,强调金线的排列紧密度与光泽感。
四、质量评定
1. 外观质量:包括图案完整性、色彩协调性以及整体美观度。
2. 技术指标:如针距密度、线迹平滑度等具体技术参数。
五、维护保养
建议采用手洗方式清洁刺绣品,并使用中性洗涤剂,避免暴晒以防褪色。长期存放时应保持通风干燥环境。
六、安全注意事项
提醒使用者注意避免尖锐物品接触刺绣品造成损坏,同时对于儿童来说,应防止吞食小部件等情况发生。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石林彝族(撒尼)刺绣技法》不仅传承了撒尼刺绣的独特艺术魅力,还融入了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有助于推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