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椿林下套作中药材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香椿林下套作中药材的栽培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dicinal Plants under Chinese Toon Forests in He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421-2022香椿林下套作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香椿林下套作中药材的栽培技术,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以下从标准中挑选出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标准明确指出,香椿林下套作中药材的种植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富含有机质的区域。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以保证药材生长所需的酸碱环境。此外,要求种植区周围无污染源,如工业排放、生活垃圾等,确保药材品质不受影响。
二、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上,标准建议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适合的中药材种类。例如,黄芪、丹参等耐旱性强的中药材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而白术、茯苓等则更适合湿润环境。同时强调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并提供详细的种子或种苗质量检测方法,以保障种源纯正。
三、田间管理
对于田间管理部分,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灌溉施肥方案。建议采用滴灌或喷灌等方式进行节水灌溉,避免大水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及土壤板结。施肥时需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合理搭配氮磷钾肥料比例,注重有机肥的应用,提高土壤肥力。另外还特别提到要定期清理杂草,防止其与药材争夺养分和水分。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该标准的重点之一。提倡采用物理防治(如设置防虫网)、生物防治(引入天敌)以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综合防控。当必须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并注意轮换用药,减少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同时提醒农户在采收前一定时间内停止施用任何农药,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五、收获与加工
关于收获时机的选择,标准根据不同药材特性给出了具体指导。比如根类药材一般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挖;叶类药材则可在开花初期采摘。收获后的药材应及时进行清洗、晾晒或者烘干处理,避免长时间堆放导致霉变腐烂。对于需要进一步深加工的产品,则要按照相应工艺流程操作,保持产品质量稳定。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解读可以看出,《DB1301T421-2022香椿林下套作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加工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为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