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夏玉米田杂草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主要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夏玉米种植区的田间杂草绿色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Weeds in Summer Corn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626-2022《夏玉米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夏玉米田杂草绿色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绿色防控”的概念,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采用生物、物理、生态等非化学手段控制杂草危害的技术体系。这一定义强调了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平衡。
防控原则
1. 预防为主:通过合理的耕作制度、选用抗病虫品种等方式减少杂草的发生。
2. 综合防治:结合多种措施如机械除草、人工拔除、生物制剂使用等方法,形成合力。
3. 持续控制:长期坚持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避免杂草反弹。
技术措施
# 1. 农业措施
- 合理轮作:建议实行玉米与其他作物轮作,尤其是豆科植物,可以有效降低某些特定杂草种群密度。
- 适期播种:选择适宜时间播种,使玉米苗期快速生长,占据空间优势,抑制杂草萌发。
- 深耕深翻:适时进行土壤耕作,破坏杂草根系结构,减少其生存机会。
# 2. 物理措施
- 覆盖法:利用稻草、麦秸等材料覆盖地面,既能保墒又能遮光,阻碍杂草种子发芽。
- 机械除草: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的机械除草设备,在杂草幼苗期及时清除。
# 3. 生物措施
- 天敌利用:引入或保护对杂草有抑制作用的昆虫、微生物等自然天敌。
- 生物制剂应用:安全环保地使用微生物农药或其他天然物质来抑制杂草生长。
# 4. 化学措施
虽然提倡绿色防控,但在必要时仍需谨慎使用化学除草剂。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监测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定期调查分析田间杂草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评估防控效果。同时收集反馈信息,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方案。
以上是对DB13/T 5626-2022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标准,促进夏玉米田杂草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