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港流域冬小麦旱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与储藏。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港流域冬小麦旱作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infed Cultivation of Winter Wheat in Heilonggang Area - DB13T 5618-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618-2022 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黑龙港区冬小麦种植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对于提高黑龙港区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一些重要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品种选择,标准中提到应选用抗旱性强、适应性广、高产优质的冬小麦品种。这要求种植者在选种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确保所选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并发挥其最大潜力。
其次,在整地方面,标准指出整地质量直接关系到播种质量及出苗好坏。因此,要求深耕细耙,做到土地平整、疏松,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同时,还强调了施足基肥的重要性,合理的施肥可以为冬小麦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其健康生长。
再者,关于播种,标准规定了适宜的播种期、播种量以及播种深度。适当的播种时间能够保证冬小麦安全越冬,而合理的播种量则有助于合理密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此外,播种深度也需适中,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正常发育。
最后,关于田间管理,标准提出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具体措施。干旱是黑龙港区冬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因此科学灌溉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也是保障冬小麦稳产高产的关键环节。
综上所述,《DB13/T 5618-2022 黑龙港区冬小麦旱作栽培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等多个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对于推动黑龙港区冬小麦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