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外包的基本要求、外包流程、服务质量管理、监督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外包活动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Requirements for Public Library Service Outsourc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共图书馆服务外包是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方式,安徽省发布的DB3411/T 0008-2022《公共图书馆服务外包要求》为规范这一领域提供了权威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服务外包的基本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服务外包应遵循合法合规、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原则。这意味着在选择外包服务商时,图书馆需确保所有流程符合法律法规,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服务商,并保证不同服务商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竞标。这不仅保障了图书馆自身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市场秩序。
二、外包服务内容与质量要求
标准详细规定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外包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资源管理、读者服务、设施维护等。对于每项服务都有具体的质量指标设定。例如,在文献资源管理方面,要求外聘人员能够准确完成图书分类、编目工作,且错误率不得超过千分之三;在读者服务部分,则强调工作人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处理借阅咨询的响应时间不超过五分钟。这些量化指标有助于衡量服务质量,便于后续评估。
三、人员资质与培训
为了保证服务的专业性,标准特别提到对外包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所有从事一线服务工作的员工都必须持有相关从业证书,并定期参加业务培训以更新知识技能。此外,还建议建立岗前培训机制,确保每位新入职员工都能充分了解岗位职责及操作规范。
四、监督管理与绩效考核
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是保障服务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该标准,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对外包项目的全程跟踪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日常巡查、随机抽查等形式。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从多个维度考量外包单位的表现情况,如任务完成度、客户满意度等,并将结果作为续约与否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服务外包要求》从基本原则到具体实施细节均作出了详尽阐述,为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各地图书馆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照执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