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采用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进行沥青路面面层或基层施工的相关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mulsified Asphalt Central Plant Cold Recycling of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824-2022《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生产、施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高公路养护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3.1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定义:由旧沥青路面材料、乳化沥青、新集料、水泥或石灰等结合料以及适量水拌和而成的混合料。这一定义强调了再生混合料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制备方式,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4.1 材料要求
# 4.1.1 旧沥青路面材料
旧沥青路面材料应满足一定的清洁度和粒径分布要求。标准规定,旧料中的土块、垃圾及其他杂质含量不得超过5%,且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7.5mm。这些要求确保了再生材料的质量,避免因杂质过多影响混合料的整体性能。
# 4.1.2 新集料
新集料的选择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规定。新集料的压碎值不应大于2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 4.1.3 结合料
结合料包括乳化沥青、水泥或石灰等。乳化沥青的残留物含量不得低于60%,粘度应在一定范围内;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1.5小时,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小时。
5.1 混合料设计
混合料的设计应根据交通量、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标准建议采用马歇尔试验法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通过车辙试验评估高温稳定性。此外,还需进行冻融劈裂试验以检验其抗裂性能。
6.1 施工准备
在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基层表面清洁无污物。同时,应提前准备好各种机械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对于旧路面上存在的病害,如裂缝、坑槽等,应先行修复处理。
7.1 质量检验
混合料出厂时必须检测其温度、级配、含水量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摊铺完成后,还需检查摊铺厚度和平整度,并按规定频率取样进行压实度测试。竣工验收阶段,则需要对整个路段进行全面的质量评定。
以上内容是对DB64/T 1824-2022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帮助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