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白绒山羊在繁殖期补饲的技术要求、饲料种类、补饲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白绒山羊繁殖期的科学补饲与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pplementary Feeding of Inner Mongolia White Cashmere Goats during Breeding Seas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内蒙古白绒山羊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绒毛资源,其繁殖期的科学管理直接影响到羊群的整体生产性能。DB15/T 2797—2022《内蒙古白绒山羊繁殖期补饲技术规程》为规范繁殖期补饲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繁殖期补饲的重要性
规程明确指出,繁殖期是内蒙古白绒山羊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母羊需要充足的营养来维持正常的发情、排卵及妊娠过程,公羊则需保证旺盛的配种能力。因此,合理补饲不仅能提高受胎率和产羔率,还能有效降低产后疾病发生概率。
补饲原则
规程强调了“因羊制宜、适时适量”的原则。具体来说:
- 因羊制宜:根据不同个体的身体状况、年龄、体重等差异制定个性化补饲方案。
- 适时适量:在母羊配种前一个月开始增加精料供给,在怀孕后期适当减少青绿饲料比例,避免胎儿过大造成难产风险。
营养需求与饲料搭配
规程对繁殖期内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明确规定:
- 蛋白质: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应占总干物质的14%-16%,以满足生殖器官发育需求。
- 能量:维持基础代谢的同时还需额外储备能量用于繁殖活动,通常通过玉米或大麦等谷物提供。
- 维生素与矿物质:特别注意钙磷平衡以及维生素A、E的补充,可添加骨粉、石粉及多种微量元素预混料。
饲喂方式
为了确保饲料的有效利用,规程建议采用以下饲喂方法:
- 定时定量:每天早晚各一次,保持规律性。
- 混合投喂:将粗饲料(如苜蓿)与精饲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投喂,促进消化吸收。
- 注意饮水:保证清洁充足饮水供应,尤其是在寒冷季节要防止结冰现象。
常见问题处理
规程还列举了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若发现母羊过瘦,则需提前两个月加强补饲,并调整配方增加高能值成分;
- 对于体况偏胖的个体,则适当控制精料摄入量,增加运动时间;
- 公羊在非配种期也要定期进行适度锻炼,防止因长期闲置导致体质下降。
综上所述,《内蒙古白绒山羊繁殖期补饲技术规程》为我们开展高效养殖提供了科学指导。遵循该标准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益,还有助于保护这一珍贵遗传资源。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推动内蒙古白绒山羊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