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小区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智慧小区的规划、建设和评价工作。
Title:Evaluation Standard for Smart Communities DB11T 1997-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P65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997-2022智慧小区评价标准》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22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智慧小区的评价内容、指标体系和评分方法进行了规范,为智慧小区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智能应用、信息安全、运维管理五个方面,共设5类一级指标、18类二级指标以及若干三级指标。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关于基础设施部分,标准提出“应具备完善的通信管道系统”,要求通信管道应采用耐腐蚀、抗老化材料,并满足未来扩容需求。这表明智慧小区建设不仅要考虑当前的技术水平,还需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以适应技术进步。
在信息网络方面,“应实现光纤到户”是一项重要要求。这意味着智慧小区需构建高速、稳定的有线网络基础,确保居民能够享受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同时,标准鼓励部署无线网络覆盖,特别是在公共区域,以提升用户体验。
智能应用是智慧小区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强调“应提供智能家居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远程控制家电、家庭安防监控等。此外,还要求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平台,整合物业管理、便民服务等功能,提高居民生活便利性。
信息安全方面,“应对用户数据采取加密存储措施”是基本要求。这不仅是保护个人隐私的需要,也是维护整个社区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标准还建议定期开展安全审计和技术培训,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运维管理部分则关注长期运营效果。“应制定详细的运维管理制度”被列为必要条件,明确指出要建立故障响应机制,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同时,标准提倡引入智能化运维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总之,《DB11/T 1997-2022智慧小区评价标准》从多个维度为智慧小区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导,有助于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居民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