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材料、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中采用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s with Thin Plas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584-2022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标准明确指出系统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节能要求及气候条件确定。其中,第3.1.2条规定了保温层厚度应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并且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这意味着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建筑物的功能需求,确保保温效果的同时也要符合国家的基本规范。
对于材料的选择,第3.2.1条强调所使用的保温材料性能指标需符合相关产品标准,并且要提供出厂合格证明文件。这表明,在选择保温材料时,不仅要关注其保温性能,还需确保材料的质量可靠,具有相应的检测报告以证明其符合标准。
施工阶段
进入施工阶段后,标准对基层处理提出了严格要求。第4.2.1条规定基层表面应清洁、干燥、无油污、浮尘等杂物。这是因为如果基层不干净,会影响保温材料与墙体之间的粘结力,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第4.3.1条指出粘贴保温板时应采用点框法或条粘法,确保粘结面积不少于40%。这种做法可以有效防止保温板脱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关于锚栓的设置,第4.4.1条规定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个锚栓,且锚栓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25mm。这是为了增加保温系统的抗风压能力,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尤为重要。此外,第4.5.1条提到网格布铺设时应平整绷紧,搭接宽度不少于100mm。这样做能够增强防护层的整体强度,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验收阶段
在验收阶段,标准特别重视系统的整体性能测试。第6.1.1条规定应对已完成的保温工程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检验粘结强度是否达标。这项检查直接关系到保温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另外,第6.2.1条要求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表面平整度、颜色一致性以及是否存在明显缺陷等方面。这些细节上的把控有助于保证最终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DB11/T 584-2022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从设计、施工到验收全过程都做了详尽的规定,旨在指导相关人员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开展工作,从而保障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质量与效果。